当前位置: 首页  基层风采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2016年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王乾廷先进事迹

    他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企业交口称赞;他的课堂授课新颖别致,学生普遍叫好。他拥有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他就是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中华全国青联第十二届委员,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党员王乾挺。

    多年来,他用信念与追求、心血与汗水、智慧与才华,始终不渝地奉献着,耕耘着,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把“论文”写在车间里

    2006年,他作为引进人才进入福建工程学院。他加入了陈文哲教授的创新团队,加入了省级创新平台——福建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在此平台上,他坚定了信心,全心沉入到科研生产一线,服务企业。

    在与我国第一大汽车玻璃企业福耀集团企业合作中,对方提出了世界级的难题,那就是提出开发汽车钢化玻璃风栅模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攻紧克难,有一分的希望,就得付出十分的努力。课题组庄重地向福耀方保证:如果开发失败,我们就在福耀公司的大门口,把这个失败的产品当作废铁卖掉。

    为了这个课题,团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纷繁复杂的设计、反反复复的测试,大伙坐摩的,吃泡面,蹲在车间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发出了世界上全新的汽车玻璃钢化风栅成型模具。这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了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每年为福耀玻璃创造近3亿元的新增效益。由于成果先进,这项成果荣获了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大会上表彰。之后,团队又乘胜追击,开发了汽车玻璃塑料包边模具,为莆田荣兴开发了大型摩托车配件成型模具,为南平铝业开发了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生产线,获得了3项福建省科技一等奖。

    王乾廷同志是教授、博士、博士后,这样的名头似乎是“高大上”的。但是,在他的汽车里,经常放着一顶安全帽,随时准备在车间里使用。他说:“生产一线是我们的工作间,企业是名牌大学,一线工人是优秀指导老师,技术的创新就是高层次论文,企业的真正认可才是最高的荣誉。”“名头不过是一个标签。作为党员,没有轻松享乐的权利。”

    他说起八闽大地的每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个联系企业的经营和技术创新情况,都如数家珍。他抱着满腔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默默地辛勤耕耘着,换来企业的普遍赞誉。南平铝业原董事长陈伟同志说:“福建工程学院的团队是我们的优质合作伙伴”。

    做教学的能手、学生的贴心人

    基于长期与企业一线的密切联系,王乾廷同志在课堂教学上,有着丰富的案例题材。他的授课幽默风趣,善于把复杂的理论问题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在教法上,他不断变换着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协同学习、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不断感受到新科技、新教法的魅力。他提出了积分制的考核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试卷考核,使学生真正把精力用于提高技能、增强实效上。学生说:“非常喜欢王老师上课,他上课讲的话一个字都不愿意漏掉。”“不仅教我们知识、技能、智慧,还教我们做事的思考和方法”。

    王乾廷所带的班级中,有一名泉州籍的“双困生”,该生是单亲家庭,大一时由于受到“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无心学习,出现近十门课挂科,而且还一直强烈要求退学去工作,思想工作做了无数遍也无法奏效。王乾廷和该学生商定说暂办理休学,确实有必要再办退学。果然休学一年后,该生体会到了无学历无技能的情况下在社会上生存是多么的艰辛,又提出复学,母亲却在此时突然病倒。在此危急关头,王乾廷和学院党政领导一道,通过各个渠道为该生争取了多方面的支持;吸纳该学生到自己的课题组从事辅助工作,既为他提供一份经济支持,又给他以克服困难的信心。自此后,该生就像换了个人,发愤苦读,最终补修完了所有的毕业学分,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还获得“学习进步”表彰,毕业后也在家乡的一家知名企业就职。

    他心系学生,每次的新生入学教育,他都到场作长篇的报告,向学生答疑解惑;每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他都召集进行要点辅导;每届学生中,他都选拔一批适合的同学,加入课题团队,对他们加以系统的训练。他带领学生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大赛奖,自己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学生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乾廷如是说。

    做心系教师、助推学校发展的工作者

    王乾廷同志坚持用自身科研工作的积累,站在学校的全局角度,心系教师,提出科研工作发展思路,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是省级最大的科技资助项目。该课题的目的是支持我省重大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全省每年设置的数量有限,单项支持额度为500万元~1000万元。王乾廷同志提出全校实施布局,通过培育筹备、精心组织、酝酿生成等系统工作,实现最高年份获得5项资助。这也充分体现了福建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在服务福建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水平、能力和成效。

    通过项目的开展和学科的建设,一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术骨干,信息学院的邹复民同志,通过项目的砺炼,破格晋升教授职称;土木学院的吴琛副教授获得了国家基金的支持。

    “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材是目的,教师的发展是动力。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用心服务,用心引导,利于学校的发展。”王乾廷说。

 

打印此页】 【顶部】 【返回

Copyright © 2018 福建工程学院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南路33号行政楼 备案号:闽ICP备10022194号 | 网站管理 | 设计美化:福建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